

2012年6月11日,复旦大学支援河西学院发展意向协议在上海签署。2013年6月19日,教育部决定由复旦大学对口支援河西学院。十一年来,围绕教育部对口支援工作四大目标,复旦大学真力支援、真诚奉献,河西学院珍惜机遇、真心学习,建立健全对口支援工作体制机制,构建务实高效对口支援工作格局,创新对口支援工作模式,拓展对口支援工作领域,两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成就显著,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层次显著提升,实现了从本科教育向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截至目前,学校先后派出25批473位教师到复旦大学进修访学和攻读学位,其中课程进修教师227名,访学94人,攻读博士学位104名,攻读硕士学位52名,已有48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32名教师获得硕士学位,教师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学历结构显著提升。学校先后选派17批57名中层干部到复旦大学挂职锻炼,举办4期干部专题研修班,220名干部赴复旦大学参训学习,促进学校管理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复旦大学958位专家学者来校学术交流,开展了368场次高水平学术报告,举办了19次高水平学术会议,复旦—河西人文与科学高端学术论坛已成功举办十届,逐步形成了高水平、届次化的学术交流机制。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持续不断为我校对医学教师开展“一对一”带教培训,选派基础课教师来校支教,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全面支持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和公共卫生学院建设,有力保证了我校医学教育转型发展。复旦大学信息办主任宓詠教授挂职我校信息办主任,依托复旦大学信息化校园建设技术和人才帮助我我校建成校园一卡通、校园无线网、信息化教学支持与服务平台、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智能监控系统等信息化校园系统,学校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以两校深度合作为纽带,复旦大学与甘肃省和张掖市的战略合作机制逐步形成,大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张掖开展学术考察交流,为甘肃和张掖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形成了“本地问题+高端引领”的对口支援服务地方新模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两校将持续深化对口支援工作,拓展“对口支援+”品牌辐射效应,探索深化“复旦+河西学院+甘肃”的对口支援新模式,共同携手谱写对口支援协同发展新篇章。
2022-10-20
党委书记梁兆光、校长张汉燚应邀在线出席“聚力建设‘第一个复旦’书写上医新辉煌”主题论坛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迎来了创建95周年华诞,学校党委书记梁兆光、校长张汉燚于10月20日上午应邀在线出席“聚力建设‘第一个复旦’书写上医新辉煌”主题论坛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创建95周年纪念大会,并致贺信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全体教职工致以热烈的祝贺和美好的祝愿!“聚力建设‘第一个复旦’书写上医新辉煌”主题论坛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创建9...
2022-06-14
我校教师参加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建所40周年大会
6月11日至12日,“赓续传统 求实创新”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建所40周年大会以线上会议形式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我校高荣教授、谢继忠教授、贾小军教授应邀参加。在分组学术报告阶段,高荣教授、谢继忠教授、贾小军教授分别在“历史疆域与政区研究”组、“水利社会与历史环境”组、“交通历史与聚...
2022-06-10
2022年复旦大学—河西学院联合培养本科生选拔面试工作圆满结束
6月6日,2022年复旦大学—河西学院联合培养本科生选拔面试工作在我校进行。本次选拔面试工作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复旦大学专家通过腾讯会议同步线上进行面试各环节。根据笔试成绩和现场面试成绩,共选出20名联合培养本科学生。这批学生将于2022年秋学期赴复旦大学学习。面试过程中,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勇莅临现场指导。联合培养本科生工作是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的重要举措之一,复旦大学和我校共同制定了《复...
2022-06-10
2022年复旦大学—河西学院联合培养本科生选拔面试工作圆满结束
2022-04-13
学校向复旦大学捐赠抗疫物资
上海疫情暴发以来,学校时刻关注上海疫情发展和复旦大学疫情防控情况,为支援复旦大学疫情防控工作,表达学校师生支援复旦师生抗疫的强烈意愿,近日,学校向复旦大学捐赠一批抗疫物资,支援复旦大学抗疫工作,物资总计价值五十万元,包括5000瓶螺旋藻、20000瓶中药黄芪饮片和中药板蓝根饮片。今年是复旦大学对口支援河西学院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两校真情合作,结出了丰硕成果,在上海战疫的紧要时刻,两校守望相助,共克时艰